-
资讯
- 时间:2022-06-15
《朔望-新月》
——月亮拍摄散记
本文作者:吴晓华
在近期京城疫情形势下,对于喜欢摄影的人呆在家里确实比较难受。所以。不时打开电脑翻阅以往的老照片……一天傍晚正在看照片时,一轮明月在窗前引入眼帘……
此时,些许有点突发奇想,我能不能再次“见识见识”这个月亮天体。以往仅仅在农历十五左右对它拍摄一下。因为我先后在深圳和北京拍摄过月全食全程,那我能不能从农历初一至三十去拍摄一个从朔望到新月——新月到朔望的全程。对于拍摄过月全食、月偏食、日全食、日偏食的我来说应该没有任何的难度。但对于拍摄月亮朔望皓月全程应该说是第一次。
插图1-《千古奇观红月悬》2018年1月31日摄自北京
为此,我整整拍摄了近2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幅《朔望皓月阴晴圆缺》的照片。
插图2-《朔望皓月阴晴圆缺》2022年5-6月摄自北京
[原由]近日,我在微信朋友圈上晾晒了一幅《朔望皓月 阴晴圆缺》的照片,徐波主席看到后,问我能不能就拍摄这张照片的体会或找个机会与摄影爱好者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因为拍摄月亮这一话题比较单一,为此我答应主席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利用刊发协会公众号来与大家进行一次汇报交流。
对于大多数摄影人拍摄月亮并非难事,就日常随手一拍更不是问题。从我近两个月的拍摄过程(按理来说用30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活为什么会拖的这么长,原因非常简单,拍摄月亮需要较好的能见度——行话:视宁度。如赶上阴天下雨……,当需要拍摄月亮亮度为50%时,如果连续两个月老天都不赏脸,您就得再等下一个月了……)。
可能有朋友会问:能否用后期制作出阴晴圆缺的整个过程,我可以告诉大家——轻而易举、不在话下,所以说意义不大。如今强大的数码后期,确实害了许许多多不愿付出辛劳的“摄影人”!
[做好功课]拍摄任何一个专题都需要认真做好功课,拍摄月亮天体同样重要。一是您需要知晓月亮每天月出与月落的时间;二是您需要知晓每天月出时的位置(您所在地理位置的视角度——仰角),您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它;三是您需要知晓每一天月亮的阴晴圆缺度,比如月球的月相大体上分为朔、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月、残月等几个阶段,也就是月球的视黄经和太阳视黄经差分别为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您也可以把它再细分,这样串起来的月相就会显得更为漂亮些。
注:通过《天文通》、《月亮圆缺》APP软件,可以知晓月亮每一天的月出、月落和阴晴圆缺。
[器材准备]拍摄月亮,作为摄影器材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我们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为了拍摄一次月亮,非要在器材设备上纠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从摄影理论与器材性能角度讲,用手中现有最好的器材来拍摄月亮那肯定是首选。但大家一定不要忘了,拍摄任何题材的作品,除了器材外,个人的艺术素养,尤其是技术与技巧在特定条件下是不可或缺的——在拍摄月亮这一单一天体上技术技巧或许比器材更重要。
通常有一支200mm或以上焦距的镜头就能轻松地拍摄出清晰的月亮。
从摄影理论和器材性能特性上讲用400mm焦距的镜头与600mm焦距的镜头拍摄,从理论上讲其成像质量相差甚微——400mm焦距的镜头与600mm焦距的镜头相比,“吃亏”就吃亏在月亮主体所获得的有效像素上(指使用相同有效像素的照相机)——何因?有机会再与大家共同交流。
器材准备:
1、一台数码照相机。 像素数应相对比较高,能达到2000万有效像素的就足矣了。在这里特别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您仅有一台窄幅数码照相机,那我恭喜您:在一定条件下,它比全画幅数码照相机在同样焦距的情况下能获得更大一些、有效像素更高一些的月亮主体。
2、一支长焦距镜头。 拍摄月亮主体确实需要一支焦距相对比较长的镜头。对于具有较高的摄影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娴熟摄影技巧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您具有一支200mm以上的长焦距镜头,应该说基本能完胜地完成月亮主体的拍摄任务了。当然,如有一支400mm或600mm的镜头将会获得更佳的拍摄效果。
在此,特别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一是千万别迷信800mm或以上的超长焦距镜头——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照相机镜头的特性告诉我们——200mm至600mm焦段成像质量是最好的——照相机镜头的MTF曲线图上标示得明明白白;二是千万别使用增距镜——原因同样非常简单,因为使用增距镜后光圈就会缩小(安装上1.4倍或1.6倍、2倍的增距镜后光圈会缩小1、2档),最主要的是成像质量,特指解像率——即清晰度会大大下降。所以笔者一般不主张使用增距镜。
[拍摄参数]拍摄月亮主体时,对拍摄参数应该是比较讲究的,尤其不建议采用大光圈、为了达到较好的清晰度而去注重提高快门速度。那么,如何在光圈、感光度、快门速度三者之间默契地配合起来,这不仅涉及摄影的理论、器材的性能,我们千万别忘了——可以通过娴熟的技巧,完美、默契的配合来完成一次精准的组合拳。
1、光圈的设置。拍摄月亮这一单一的主体,您只要认定F8这一唯一的光圈值就可以了。为什么?因为任何镜头在F8光圈下其解像率是最高(最好)的,别无二选。
2、感光度的设置。拍摄月亮主体在感光度的设置上其实非常简单,在能满足基本曝光合适的前提下,通常应设置在ISO 100(最佳感光度)。但由于通常是在黑夜拍摄月亮,主体与背景黑白分明——即明亮的月面即使高一些的感光度也几乎不会产生噪点;至于背景本身就是漆黑一片,再多的“噪点”也可忽略“不计”(可以通过后期得到完美的解决)。
因此,通常情况下,业余数码照相机不建议设置高感光度,以ISO100为宜;准专业数码照相机最高不要超过ISO 400为宜;专业数码照相机最高为ISO 1000为宜。
3、快门速度的设置。因为月亮是一个高度运动的天体,所以在拍摄参数的设置上,在光圈、感光度设定的前提下应以合适的快门速度作为唯一的底线值,以确保能拍摄出清晰的月亮主体。
在此,根据本人拍摄经验之谈,如果把照相机架设在三脚架上时,即使快门速度仅有1/20s或更低,拍摄出来的月亮主体依然是非常清晰的。所以在满足上述两个参数的前提下,能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是最为理想的。
[拍摄技巧]话到这里,不得不说到不管是拍摄月亮主体,还是拍摄其他任何摄影题材,在一定程度上——摄影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万万不可忽视。即使您精通摄影理论知识和精通摄影器材的特性,如没有娴熟的技巧来配合依然是无法完成的,三者缺一不可,后者尤为重要。
1、须有一台三脚架。拍摄月亮主体,应该利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是必备的器材,用以克服抖动来确保主体的清晰度。
在这里提示两个要点:一是三脚架越(重)坚固其稳定性就越好;二是尽量不要使用球型云台,这种云台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在稳定性上的缺陷都比较明显。
2、采用全手动模式拍摄。拍摄月亮采用全手动模式些许是首选。从对焦到全部参数的设置,都强调到位、十分到位、精准到位。
尤其在对焦这个问题上最为重要,对月亮进行对焦(合焦),自动对焦即使合上了,也基本上是黑猫抓到了死耗子。所以手动合焦即是首选,也是必选。
在手动对焦模式下,应采用机内(视窗)或显示屏(屏幕)放大,如采用专用放大镜进行微调合焦最好不过了,在这里您别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岁数较大的老年摄影爱好者,眼一花,再加上合焦不准,那离拍摄出清晰的月亮就一定相差甚远了。
3、关闭照相机及镜头上的防抖功能。当我们把照相机架设在三脚架上拍摄时,一定要关闭照相机和照相机镜头上所有的防抖功能开关,以防止二次(次生)抖动(这是照相机及镜头此功能特性所决定的)。
4、使用快门线、无线快门开启快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即使用再坚固的三脚架、再注意克服自身因呼吸或手抖原因去按动快门,十有八九依然会造成瞬间的机身抖动而使画面虚化。当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时尤为突出。
5、开启照相机反光板预升功能。当单反数码照相机具有反光板预升功能的,拍摄时应及时开启这一功能。这一功能的开启,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启快门时瞬间造成轻微的抖动,以提升画面的清晰度。
6、把握好主体的构图位置。因为我们这一拍摄是非常单一的画面,所以在拍摄月亮主体时,每拍摄一张,始终要把月亮这个主体放在视窗画面的正中央。
因为视窗正中央(也就是镜头成像的中心点)始终是图像解像率的最佳点位,摄影人都应懂得。——何因?有机会再与大家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