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绍
- 作者介绍
-
作者详情
店铺介绍
拍摄羚羊第一人
他1970年到青海当兵,在青海度过了24年的军旅生涯。在部队里,他自学摄影,拍摄了许多反映青海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照片。
一次偶然的拍摄中,他第一次接触到普氏羚羊。看到普氏原羚被野狼残害,他涌起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拍摄到普氏原羚的第一手资料,向世人呼吁保护这些可怜的动物。于是,葛玉修成为了第一个拍摄到普氏原羚影像资料的人。
他在拍摄中历经艰苦,甚至是生死考验:为拍摄普氏原羚而不惊扰它们,他在寒冷的草原上一潜伏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还需要匍匐前进,被尖利的石头划破衣服和皮肤是常有的事情。他曾经和饥饿的狼群近在咫尺遭遇,险些被发现……工夫不负有心人,葛玉修的普氏原羚照片越拍越好,他甚至拍到了这些可爱的动物求偶、交配、瞬间跳跃和直立的照片。
专家说,他拍摄到的照片,是国内关于普氏原羚质量最高的第一手视觉资料。
中华对角羚的命名者
葛玉修是第一个拍摄普氏原羚影像资料的人。当他了解到普氏原羚是以沙俄职业情报军官“普热尔瓦尔斯基”的名字命名,而普氏不仅大肆掠夺我国西夏文物、还凶残杀害我国同胞后,强烈主张:“中国独有的羚羊物种,应该拥有一个中国的名字。”他请教专家、朋友建议给其增加个中文名字“中华对角羚”。在葛玉修的奔走呼号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对角羚”这个名字越叫越响。
1995年以来,他二百余次去青海湖,19次到三江源,6次深入可可西里,风餐露宿,拍摄野生动物。用镜头拍摄鸟的死伤惨状、写文章介绍鸟的生存环境,积极呼吁:保护鸟类,保护我们的朋友!被称为青海湖“鸟王”。发起创办了青海省第一个民间生态环保摄影网站——“青海青”,把“关注野生动物,维护高原生态,爱我绿色家园”作为网站的口号。起早贪黑蹲坑守侯,拍摄到世界极端濒危动物——普氏原羚,弥补了该物种的图片空白。以第一人称在媒体撰文呼吁保护,自费制作展版,广泛宣传,引起关注。并以“青海青”网站的名义与学校和西宁环保团体组织开展了“拯救中华对角羚”宣传签名活动。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的积极支持呼吁下,中华对角羚的生存状况已引起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关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