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绍
- 作者介绍
-
作者详情
刘传葵,男,1968年5月出生,籍贯江西省赣州市。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前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现任交银康联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1990年参加金融工作,有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借调)、中国银保监会(会管单位)等工作经历,并担任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在金融、资产管理领域公开出版著作十多部(独立或副主编以上)。
刘传葵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并担任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保险书画院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其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中国证券摄影家协会、瀚图摄影等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奖,作品入选中国艺术摄影年鉴及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展等,在中国摄影报等发表作品。其作品追求光影、视角、构图、唯美等。其还积极参与组织行业摄影活动,在其五年多负责执行主编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杂志(双月刊)一直坚持发表金融界摄影家的作品(封面及插页),为金融摄影家提供了一个积极展示的平台,还积极为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提供活动场地等支持,为中国保险书画研究院摄影家协会提供协会平台的行业性支持。
艺术创作感想、体会或谈艺录:
我认为摄影从存在意义上讲应该反映心灵、反映社会、反映时代。反映心灵,是摄影者的所想、所思,才能去体现所见、所摄,这是摄影者作品的立意、境界、高度、深度的基础。反映社会,是摄影作品必须呈现才有意义,不论是风光还是社会事件,是观众认可或喜爱,才有作品的价值。反映时代,是我们的摄影是记录历史,是时间为横轴,认知及摄影水平为纵轴,我们尽可能推出处于第一象限在各个时间段的上端的作品。
我认为摄影作品必须有优秀的表现手法和能力去创作,才能有能力去实现上面文字所述的意义及价值。主要体现在摄影者的时间能力、空间能力、色彩能力及思考能力。时间能力,是任何摄影是瞬间的作品,得有对主题、画面、故事的敏感性,这是摄影的基础。空间能力,是通过独特的角度、构图是传导摄影者的视角、想法,与众不同是很重要元素。色彩能力,摄影毕竟是光影的艺术、颜色的艺术(黑白也是颜色的选择),需要通过对影调的把握、颜色的构成选择去表达摄影者的意图。思考能力,摄影不是仅仅肤浅的画面表象,反映心灵、社会、时代得综合摄影者的艺术把握能力、艺术思考能力,才能创作出深刻、优秀,让历史或大众长久记忆的作品。